虚火牙疼和实火牙疼是中医对牙痛的两种不同辨证分型,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症状表现。
虚火牙疼多由肾阴不足或阴虚火旺引起,常见于中老年人或长期体质虚弱者。疼痛特点为隐隐作痛、时轻时重,可能伴有牙齿松动、牙龈萎缩、口干咽燥、腰膝酸软等肾阴虚症状。夜间疼痛可能加重,冷敷或含漱温水可缓解。治疗需滋阴降火,常用药物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配合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实火牙疼通常因胃火上炎或风热外袭导致,多见于青壮年或饮食不节者。疼痛表现为剧烈胀痛、持续发作,牙龈红肿明显,可能伴随口臭、便秘、舌苔黄厚等实热证候。热敷或进食辛辣食物会加重疼痛,冷敷可暂时缓解。治疗需清热泻火,常用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同时需保持口腔清洁。
日常需注意区分两者病因,虚火者应避免熬夜伤阴,实火者需节制辛辣饮食。若牙痛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吃凉的牙疼可能与牙本质敏感、龋齿、牙髓炎等因素有关。
牙本质敏感是牙齿接触冷刺激时出现的短暂尖锐疼痛,通常由牙龈退缩或牙釉质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引起。龋齿造成的牙齿硬组织破坏会使冷刺激通过龋洞直接作用于牙髓神经。牙髓炎则因细菌感染引发牙髓充血水肿,冷刺激可能诱发持续性疼痛,常伴随夜间痛和自发痛。这三种情况均可通过口腔检查结合冷热测试、X线片等确诊。
治疗上需根据病因选择方案:牙本质敏感可使用抗敏感牙膏如舒适达专业修复牙膏,或接受牙科脱敏治疗;龋齿需清除腐质后填充复合树脂;牙髓炎往往需要根管治疗。日常应避免过冷过热饮食,使用软毛牙刷并采用巴氏刷牙法,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