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查血糖血脂可以挂内分泌科或心血管内科。血糖血脂异常可能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多饮多尿等症状。
1、内分泌科内分泌科主要负责血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和治疗。老年人若出现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波动或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内分泌科医生会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该科室可提供长期随访和并发症筛查服务。
2、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侧重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管理。当总胆固醇超过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3.4mmol/L时,可能增加冠心病、脑梗死等风险。该科室常通过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CTA等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并指导他汀类药物使用。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心血管内科能实现血压、血脂的联合管控。
建议老年人每年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四项,检查前需保持8-12小时禁食。日常应控制主食摄入量,用糙米替代精米,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度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若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复查并遵医嘱干预,避免自行服用降糖药或保健品。
血脂异常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血脂异常,可能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有关,通常表现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控制血脂。日常需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定期复查血脂指标。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可能导致血脂异常,与过量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体重增加、乏力等症状。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燕麦、苹果、西蓝花等。
3、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脂质代谢,与运动量不足、基础代谢率下降等因素相关,可能出现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情况。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
4、肥胖内脏脂肪堆积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与腰围超标、体脂率过高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通过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将体重减轻5%-10%可显著改善血脂谱。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利司他胶囊辅助减重。
5、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相关,典型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除使用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外,可联合非诺贝特胶囊调节血脂。患者需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四项。
血脂异常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30克,优先选择橄榄油、茶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补充ω-3脂肪酸。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脂,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更密切监测。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