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胃癌早期筛查主要通过胃镜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肿瘤标志物监测以及高危人群风险评估五种方式实现。
1、胃镜检查: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2-3年检查一次,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缩短至1-2年。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时可同步进行活检,实现早诊早治。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一级致癌因素,尿素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阳性者需规范根除治疗。感染者治疗后应每年复查,家庭成员建议共同筛查,避免交叉感染导致胃癌风险累积。
3、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通过抽血检测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可反映胃黏膜萎缩程度。比值降低提示萎缩性胃炎可能,需结合胃镜进一步排查。该检测适合作为初筛手段,尤其适用于胃镜禁忌人群。
4、肿瘤标志物监测:
CA72-4、CEA等标志物异常升高需警惕胃癌风险,但特异性较低,需联合影像学检查。建议胃癌高危人群每半年检测一次,动态观察指标变化趋势比单次数值更具参考价值。
5、高危人群风险评估:
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或胃息肉病史者属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应从35岁起建立筛查档案,综合运用上述方法进行个体化监测,必要时缩短检查间隔至6-12个月。
日常饮食应注意减少腌制、熏烤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果和全谷物比例。规律三餐、避免过饱过饥,戒烟限酒可降低胃黏膜损伤风险。出现持续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莫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将胃癌早期信号误认为普通胃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保持乐观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对预防胃癌有积极作用。
生产后一般建议在产后6周至3个月进行宫颈癌筛查。
产后宫颈癌筛查的时间选择需考虑身体恢复情况。自然分娩后6周左右,宫颈基本恢复正常形态,此时可进行初步筛查。剖宫产产妇同样建议在产后6周进行筛查。若产后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哺乳期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是安全的,不会影响母乳喂养。产后1年内完成首次筛查后,后续可按常规每3-5年复查一次。
建议产后女性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