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肌酐200多μmol/L时肾功能通常难以完全恢复,但可通过规范治疗延缓进展。慢性肾衰竭是肾脏结构或功能持续损伤的病理状态,肌酐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早期干预可部分改善肾功能。若肌酐升高由急性因素如脱水、感染或药物肾毒性引起,纠正诱因后肌酐可能回落。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摄入、使用肾保护药物如缬沙坦胶囊或碳酸镧咀嚼片等措施,有助于稳定肾功能恶化。定期监测尿蛋白、电解质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能有效评估治疗效果。
慢性肾衰竭进入失代偿期后肾功能损害多为不可逆。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或慢性肾炎导致的肾单位广泛纤维化时,肌酐持续升高预示肾脏储备功能显著下降。此时治疗目标转为延缓进入尿毒症期,需严格限制钾磷摄入,配合药用炭片或复方α-酮酸片等药物减轻毒素蓄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准备需提前评估。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高盐高脂饮食,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和鱼肉。适度进行步行或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常规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出现水肿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适量吃低蛋白食物、低磷食物、低钾食物、低钠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α-酮酸片、碳酸钙D3片、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1、低蛋白食物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可以选择优质蛋白含量较低的食物,如藕粉、麦淀粉、冬瓜等。这类食物蛋白质含量较少,但能提供必要的能量。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通常建议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
2、低磷食物肾功能减退会导致磷排泄障碍,容易引起高磷血症。患者应选择磷含量较低的食物,如白菜、黄瓜、苹果等。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坚果、乳制品等高磷食物。必要时可配合磷结合剂使用,以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
3、低钾食物随着肾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高钾血症。建议选择钾含量较低的蔬菜水果,如卷心菜、梨、菠萝等。避免食用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钾食物。若血钾水平升高明显,需及时就医处理。
4、低钠食物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水肿,需要限制钠盐摄入。建议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调味替代部分食盐。
5、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患者可选择维生素含量丰富但钾、磷含量适中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草莓等。这类食物有助于补充因饮食限制可能缺乏的水溶性维生素。但需注意控制总量,避免过量摄入。
二、药物1、复方α-酮酸片复方α-酮酸片可用于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蛋白质代谢紊乱。该药能补充必需氨基酸,减少氮代谢产物蓄积。使用期间需配合低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营养状况。
2、碳酸钙D3片碳酸钙D3片可用于慢性肾衰竭继发的钙磷代谢紊乱。该药能补充钙质,调节血磷水平。使用时需监测血钙、血磷水平,避免高钙血症发生。
3、琥珀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适用于慢性肾衰竭合并的肾性贫血。该药能补充铁元素,改善贫血症状。服用时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建议餐后服用以提高耐受性。
4、叶酸片叶酸片可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叶酸参与红细胞生成,有助于改善贫血。但需注意,单纯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较为少见,通常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5、骨化三醇软胶囊骨化三醇软胶囊适用于慢性肾衰竭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该药是活性维生素D3,能调节钙磷代谢。使用时需严格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管理需要个体化调整,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营养指标等。除饮食控制外,还需注意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若出现食欲减退、水肿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