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应挂消化内科或急诊科。急性胰腺炎可能与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1、消化内科消化内科是处理急性胰腺炎的首选科室。急性胰腺炎多与胆道结石、高脂饮食等消化系统问题相关,消化内科医生可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若病情较轻,医生可能建议禁食、胃肠减压,并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胰酶分泌。患者需配合医生进行腹部CT或超声检查,明确胰腺水肿或坏死程度。
2、急诊科当出现持续剧烈腹痛伴休克症状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急诊科可快速评估生命体征,进行血淀粉酶、脂肪酶等急诊检验,必要时开展液体复苏等抢救措施。若合并多器官衰竭,急诊科会协调重症医学科会诊。对于暴发性胰腺炎患者,急诊科能优先安排增强CT检查,判断是否需手术引流。
急性胰腺炎患者确诊后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恢复期应避免高脂饮食,戒烟戒酒,定期复查血脂和腹部超声。若既往有胆结石病史,建议病情稳定后择期处理胆道问题。日常注意观察腹痛变化,出现发热或黄疸需及时返院复查。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遵循低脂、低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原则,发病初期应禁食,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
1、禁食阶段急性发作期需完全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此时胃肠功能处于麻痹状态,进食可能刺激胰液分泌,加重胰腺自我消化。禁食时间通常持续3-5天,需配合胃肠减压治疗,待血淀粉酶下降至正常值3倍以下且腹痛缓解后,方可开始尝试饮水。
2、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后可先饮用少量温开水,若无不适可尝试米汤、藕粉等无脂流食。每日分6-8次进食,每次不超过100毫升。此阶段需持续监测腹痛程度和血淀粉酶水平,若出现腹胀呕吐应立即停止进食。流质阶段通常维持2-3天。
3、半流质饮食逐步添加稀粥、烂面条、蒸蛋羹等低脂半流食,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日20克以下。烹调时禁用动物油,可添加少量植物油。每日进食5-6次,保持食物温度适宜。此阶段需持续1-2周,同时监测血脂水平,避免诱发胰腺炎复发。
4、低脂软食恢复期可进食软米饭、馒头、清蒸鱼等低脂软食,脂肪摄入控制在每日20克以下。选择鸡胸肉、虾仁等优质蛋白,采用蒸煮炖等烹调方式。每日进食4-5次,细嚼慢咽。持续2-4周后,若无不适可逐渐增加食物种类。
5、长期饮食管理康复后仍需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不超过40克。严格戒酒,避免暴饮暴食。可适量补充胰酶制剂帮助消化,如胰酶肠溶胶囊。定期复查血脂、血糖,控制体重。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进行血糖管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恢复饮食需严格遵循医嘱,从禁食到正常饮食通常需要4-8周过渡期。日常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烹饪选用橄榄油等植物油,多采用蒸煮方式。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脂代谢,但需避免餐后立即运动。若出现持续腹痛、脂肪泻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