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排空障碍可能由胃轻瘫、幽门梗阻、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副作用、术后粘连等因素引起。胃排空障碍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恶心呕吐、早饱感等症状,需结合胃镜、钡餐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
1. 胃轻瘫胃轻瘫是胃排空障碍的常见原因,多与迷走神经损伤或胃肠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患者常出现餐后上腹坠胀、反复打嗝,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治疗需调整饮食为低脂低纤维少食多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合并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2. 幽门梗阻幽门梗阻多由消化性溃疡瘢痕挛缩或肿瘤压迫导致,典型表现为呕吐隔夜宿食、胃型蠕动波。胃镜检查可见幽门管狭窄,钡餐显示钡剂滞留超过6小时。轻度梗阻可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钠注射液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缓解,重度需行幽门成形术或胃空肠吻合术。
3. 糖尿病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胃电节律紊乱和收缩减弱。这类患者常伴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血糖波动较大。除控制血糖外,可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改善动力,必要时采用胃电起搏治疗。
4. 药物副作用阿片类镇痛药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抗胆碱药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均可抑制胃蠕动。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也可能延缓排空。出现症状时应评估用药必要性,调整剂量或更换为对胃肠影响较小的替代药物。
5. 术后粘连腹部手术后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可累及胃部,特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形成输入袢综合征。患者多有手术史,腹痛呈阵发性加剧。早期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反复发作需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术中可放置防粘连材料如透明质酸钠凝胶。
胃排空障碍患者日常应避免高脂肪、高纤维及产气食物,选择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饮食,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建议记录每日进食量与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胃功能三项检测。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预防粘连。若出现持续呕吐伴体重下降,需及时进行胃排空核素扫描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