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均属于严重心血管疾病,但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比慢性心力衰竭更具突发致命风险。两者严重程度比较需结合发病阶段、并发症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
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长期受损的慢性过程,心肌收缩或舒张能力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肺淤血。常见诱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治疗需长期服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严重者需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日常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监测体重变化。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起病急骤且病死率高。典型症状为持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伴冷汗、濒死感。发病1小时内易发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主因。急诊处理包括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期需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需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戒烟、调节血脂、管理血压血糖。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监测血压心率,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加重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抢救时间。日常饮食推荐低脂高纤维膳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规律作息与心理平衡。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需立即住院治疗,采取抗感染、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是儿科急危重症,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抗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呋辛酯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强心治疗常用地高辛口服溶液改善心肌收缩力,同时配合呋塞米片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氧疗和机械通气可纠正低氧血症,限制液体入量并维持电解质平衡有助于缓解心功能恶化。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心率、呼吸、尿量及血氧饱和度。
患儿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哭闹增加耗氧,饮食选择易消化低盐食物,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