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确实比女性更容易患痔疮,这与生理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痔疮的发生与直肠静脉丛压力增高有关,男性由于前列腺与直肠相邻的解剖特点,前列腺增生等问题可能增加直肠静脉压力。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饮酒、辛辣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在男性中更为常见,这些因素会加重肛门局部充血。职业因素中,司机、程序员等久坐职业的男性比例较高,久坐会导致肛门血液循环受阻。便秘问题在男性中也较为突出,排便时过度用力会增加肛垫下移的风险。
女性在妊娠期因胎儿压迫盆腔静脉也容易发生痔疮,但非妊娠期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女性更注重肛周清洁和及时就医,可能降低痔疮恶化概率。雌激素对血管壁的保护作用可能减少静脉曲张的发生。
预防痔疮需避免久坐久站,规律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用力擦拭。出现便血、脱出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长了痔疮不一定会出血。痔疮是否出血与痔疮类型、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或排便时滴血,但也可能仅出现肛门不适而无出血。
内痔早期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感和排便时肿物脱出,出血概率较高,尤其是排便干硬或用力过度时,黏膜摩擦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不与粪便混合。外痔通常以肛门疼痛、瘙痒为主,血栓性外痔可能因静脉破裂出现皮下淤血,但表面皮肤完整时较少直接出血。混合痔兼具内外痔特征,出血概率介于两者之间。
部分痔疮患者因痔核表面黏膜长期充血糜烂,可能发生持续性渗血导致贫血。痔核脱出后未及时复位可能发生嵌顿坏死,此时会伴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高龄、长期便秘、妊娠等群体因静脉回流受阻更易出现出血症状。部分患者痔疮伴随肛裂时,出血常伴随剧烈疼痛且出血量较多。
痔疮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进行3-5分钟提肛运动。排便时不宜过度用力,控制在3-5分钟内完成。出现肛门肿物持续脱出、出血量超过5毫升或血液呈暗红色时,需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等外用药物,或建议进行胶圈套扎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