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隔离防护及营养干预。该病由结核分枝杆菌经血液播散引起,起病急骤且全身症状明显。
1、抗结核治疗:
早期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物是治疗核心。药物选择需考虑患儿肝肾功能发育特点,治疗周期通常不少于6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药物浓度。
2、支持治疗:
针对高热症状可采用物理降温,缺氧患儿需给予氧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尤为重要,重症患儿可能需要静脉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控制严重炎症反应。
3、并发症管理:
常见并发症包括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等。脑膜炎患儿需调整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胸膜炎可能需穿刺引流。合并HIV感染需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4、感染控制:
患儿应实施呼吸道隔离直至痰菌转阴,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筛查。病房需保证通风良好,医护人员需做好防护。患儿用品应专用并严格消毒。
5、营养支持: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助于恢复,可补充乳清蛋白、复合维生素等。贫血患儿需增加含铁食物摄入。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体重和生长发育指标。
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少量多餐,优先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材如鱼肉、蛋羹等。每日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但需避免人群聚集。家长需学会识别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皮肤黄染、持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涂片是评估疗效的关键,整个治疗过程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