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出血可能与肛裂、肠道感染、牛奶蛋白过敏等因素有关。
肛裂是婴儿大便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因大便干燥或排便用力导致肛门皮肤撕裂,表现为排便时少量鲜红色血附着于粪便表面。肠道感染如细菌性肠炎可引发肠黏膜损伤,伴随腹泻、发热等症状,粪便中可能混有黏液和血丝。牛奶蛋白过敏多见于配方奶喂养婴儿,因免疫反应引发肠炎,除血便外还可出现呕吐、湿疹等表现。
症状较轻时可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摄入可疑致敏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水解蛋白奶粉。若出血量较多、反复出现或伴随精神萎靡、持续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肠套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急重症。日常需注意观察婴儿排便频率、性状变化及伴随症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