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盘疮一般是指带状疱疹,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疼痛。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有单侧皮疹、灼烧样疼痛、水疱破溃结痂、遗留色素沉着、神经痛持续数月等。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下降、过度疲劳、创伤或慢性疾病。
1、单侧皮疹带状疱疹的皮疹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或头面部。初期皮肤发红并出现丘疹,1-2天内发展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疱液清亮,周围有红晕。皮疹不跨越身体中线是其特征性表现,与单纯疱疹的对称分布有明显区别。
2、灼烧样疼痛约70%患者在出疹前2-3天出现神经痛,表现为针刺样、刀割样或电击样疼痛,触摸皮肤时有明显痛觉过敏。疼痛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老年患者可能发生痛觉超敏,轻微触碰即可诱发剧烈疼痛。这种疼痛源于病毒对感觉神经节的损伤,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
3、水疱破溃结痂水疱在3-5天后逐渐混浊,7-10天开始干涸结痂,2-4周痂皮脱落。此阶段需保持皮损清洁,避免抓挠导致继发细菌感染。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大疱性、出血性或坏死性皮损,愈合时间延长并容易遗留瘢痕。
4、遗留色素沉着痂皮脱落后常遗留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多数在3-6个月内逐渐消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萎缩或增生性瘢痕,这与发病时皮损深度有关。头面部带状疱疹可能伴发永久性脱发,眼周皮损可能引起角膜瘢痕影响视力。
5、神经痛持续数月约10-30%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为皮损愈合后持续超过3个月的疼痛。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可达50%,疼痛可能持续数年。这种慢性疼痛与神经纤维化、中枢敏化有关,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感觉异常三联征。
带状疱疹急性期应保持皮损干燥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选择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50岁以上人群可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进行预防,出现疑似症状建议72小时内就诊皮肤科,早期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恢复期可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改善神经功能。
臀部起疖疮可以通过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等方式缓解疼痛。
疖疮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早期疼痛可通过冷敷减轻红肿和灼热感,每次敷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若已形成脓头,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控制感染,缓解疼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需注意药物过敏及胃肠道反应。避免挤压疖肿以防感染扩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日常应加强皮肤清洁,避免久坐压迫患处,饮食宜选择清淡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促进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