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HRCT是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称,主要用于检测肺部细微结构异常。肺部HRCT的适应症主要有肺间质病变、早期肺纤维化、小结节评估、支气管扩张筛查、尘肺病诊断等。
1、肺间质病变肺部HRCT能清晰显示肺间质的网格状改变和蜂窝样结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等疾病具有诊断价值。典型表现为胸膜下分布的网状影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可帮助区分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病。
2、早期肺纤维化该检查可发现常规CT难以识别的早期肺纤维化征象,如磨玻璃样改变伴细微网格影。对于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能在肺功能异常前发现肺泡间隔增厚等细微变化。
3、小结节评估肺部HRCT采用薄层扫描能更准确测量肺小结节的形态特征,通过分析结节边缘特征、内部密度及生长速度,辅助鉴别良性结节与早期肺癌。对于小于8毫米的微小结节显示效果显著优于常规CT。
4、支气管扩张筛查检查可清晰显示支气管管径异常增大和管壁增厚,对囊状支气管扩张和柱状支气管扩张的鉴别具有优势。能发现普通CT难以显示的细小支气管病变,是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依据。
5、尘肺病诊断肺部HRCT能特异性显示尘肺特征性的小叶中心性结节和纤维化改变,对矽肺、煤工尘肺等职业性肺病的分期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清晰呈现胸膜斑、肺大疱等继发改变,为劳动能力鉴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进行肺部HRCT检查前应去除身上金属物品,妊娠期妇女需谨慎评估检查必要性。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呼吸指令保持静止,扫描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检查后无需特殊护理,但发现异常结果应及时携带影像资料就诊呼吸科或胸外科。日常需注意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等肺部刺激物,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异常。
乳腺癌肺部转移通常不是虚惊一场,属于肿瘤进展的表现。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肺部时,可能形成转移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
乳腺癌肺部转移多与肿瘤分期较晚、原发灶侵袭性强或治疗不彻底有关,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干咳、胸痛、呼吸困难等。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咯血,需高度警惕。临床常用检查手段为胸部CT、PET-CT或穿刺活检,确诊后需根据转移灶数量、位置及患者整体状况制定方案。
部分良性肺部病变如结核球、炎性假瘤等可能在影像学上与转移灶混淆,但概率较低。确诊前避免过度焦虑,但须积极配合医生完成鉴别诊断。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吸烟及接触污染环境,遵医嘱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