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骨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发热以及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脓液排出或全身感染症状。治疗需结合抗生素、手术清创及康复训练,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
1、局部疼痛与肿胀
慢性骨髓炎常表现为患处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或活动时加重。疼痛区域可能伴随明显肿胀,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液积聚。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对特定部位表现出异常敏感或拒绝触碰。
2、发热与全身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低热或高热,伴随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自然反应,但长期发热可能提示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需及时就医。
3、活动受限与功能障碍
慢性骨髓炎可能影响骨骼和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患儿活动受限。例如,下肢骨髓炎可能导致跛行,上肢则可能影响抓握能力。长期活动受限还可能引发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
4、脓液排出与皮肤变化
在慢性骨髓炎的晚期,患处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破溃,甚至脓液排出。这种情况提示感染已扩散至软组织,需立即就医处理,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
5、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通常需长期静脉注射或口服,疗程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 手术清创:对于感染严重或抗生素效果不佳的患儿,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是必要的。术后需结合抗生素治疗。
- 康复训练:在感染控制后,通过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帮助恢复患处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儿童慢性骨髓炎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儿科、骨科和感染科医生的共同参与。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