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手术风险通常较小,但存在一定并发症概率。
压力性尿失禁手术主要包括尿道中段悬吊术和膀胱颈悬吊术等术式,属于微创手术范畴。术中可能发生出血、感染或麻醉相关反应,术后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吊带侵蚀等并发症。多数患者术后1-2周可恢复日常活动,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手术效果与患者年龄、体质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80%以上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可明显改善。
高龄、肥胖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可能增高。存在盆腔器官脱垂或既往盆腔手术史者,术中解剖结构变异风险增加。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吊带穿孔至尿道或膀胱,需二次手术处理。术前全面评估盆底肌功能及尿动力学检查,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按医嘱进行盆底肌训练,避免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干预。
压力性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雌激素水平下降、肥胖等因素有关。
盆底肌松弛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见原因,多由妊娠分娩、长期腹压增加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损伤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因尿道黏膜萎缩导致控尿能力减弱。肥胖者腹内压长期较高,易诱发尿液不自主溢出。典型表现为咳嗽、打喷嚏、跳跃等腹压增高时出现漏尿,严重者行走时也会发生。
轻度患者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动作。中度患者需结合电刺激治疗或激光治疗改善盆底功能。重度患者可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超重者应控制体重以降低腹压,避免提重物及慢性咳嗽。绝经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缓解尿道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