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骨修复后需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调整、康复训练及定期复查。具体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补充营养促进愈合、遵医嘱进行盆底肌锻炼以及按时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轻柔擦拭,避免沾水或摩擦。观察有无红肿渗液,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对伤口的刺激,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
2、活动限制:
修复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久坐久站及剧烈运动,防止盆骨受力过大。可进行短时间缓步行走,使用骨盆带提供支撑。6周内禁止性生活,避免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的活动。
3、饮食调整:
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康复训练:
术后2周开始遵医嘱进行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每组10次收缩盆底肌。6周后逐步加入桥式运动、骨盆倾斜训练等,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出现疼痛立即停止。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返院评估愈合情况,通过触诊和影像学检查确认骨盆对位。出现持续疼痛、步态异常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提前就诊。产后女性建议后续进行盆底功能专项评估。
盆骨修复后的康复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轻骨盆压力。可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注意心理调节,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进程,家庭成员应协助分担家务劳动。若需用药镇痛或预防感染,必须严格遵循处方要求,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