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首次导尿量一般不超过1000毫升。导尿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膀胱过度减压导致并发症。
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时需控制放尿速度与总量。膀胱过度充盈时快速排空可能诱发低血压或血尿,临床通常采用分次引流方式。对于急性尿潴留,首次引流500-800毫升后夹闭导尿管,间隔30分钟再继续引流。慢性尿潴留患者因膀胱代偿能力下降,首次导尿量应控制在300-500毫升。导尿过程中需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出现心慌、出汗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留置导尿管后需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尿液颜色及性状变化。
尿潴留患者日常应避免憋尿,限制睡前饮水量。可尝试热敷下腹部或听流水声诱导排尿,长期反复发作者需排查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病因。导尿后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清洗尿道口,导尿管留置期间多饮水稀释尿液。出现发热、尿液浑浊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
导尿管血尿可能由导尿管摩擦损伤、尿路感染、膀胱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止血处理、抗感染治疗、结石清除、肿瘤切除、凝血功能调节等方式治疗。
1、导尿管摩擦损伤导尿管插入或留置过程中可能摩擦尿道黏膜导致出血。表现为排尿时少量鲜红色血液附着导尿管表面,可能伴随轻微刺痛感。需调整导尿管位置,局部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缓解疼痛,严重时更换硅胶材质导尿管减少摩擦。
2、尿路感染导尿管留置易引发细菌逆行感染,常见大肠埃希菌感染导致膀胱黏膜充血糜烂。典型症状为血尿伴尿频尿急,尿液浑浊有异味。需留取尿培养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
3、膀胱结石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形成磷酸铵镁结石,结石移动时划伤膀胱壁引发出血。超声检查可见膀胱内强回声团,可能伴有下腹钝痛。可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配合口服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必要时行经尿道膀胱镜取石术。
4、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或肾盂癌等肿瘤组织坏死脱落会导致无痛性肉眼血尿,导尿管留置可能加重出血。CT尿路造影可见占位性病变,常需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配合注射用顺铂等化疗药物。老年吸烟者出现持续血尿需优先排查该病因。
5、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或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时,轻微尿道损伤即可导致持续渗血。表现为导尿袋内血液不凝固,可能伴有皮肤瘀斑。需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调整华法林剂量维持INR在2-3之间,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止血。
导尿管留置期间应每日清洁会阴部,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位置防止尿液反流。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出现鲜红色血尿或血凝块需立即就医。长期留置者每2-4周更换导尿管,选择合适型号减少黏膜刺激。日常多饮水稀释尿液,避免进食辛辣食物刺激泌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