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急性膀胱炎的症状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及血尿。急性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或尿液浑浊,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频尿频是膀胱黏膜受炎症刺激的典型表现,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尿量减少,严重时可能每隔数分钟产生尿意。这种症状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有关,夜间也可能频繁起夜。尿频常为首发症状,需与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鉴别。
2、尿急尿急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强烈排尿欲望,常伴有控制困难,可能与炎症导致膀胱神经敏感性增高有关。部分患者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需及时如厕。尿急症状在饮水后加重,但限制液体摄入可能加重感染,应保持适量饮水。
3、尿痛排尿时尿道灼烧感或刺痛是膀胱炎的特征性症状,尤其在排尿终末时疼痛加剧。这种疼痛源于炎症介质刺激尿道黏膜,可能放射至会阴部。尿痛程度与感染严重性相关,严重者可能因疼痛产生排尿恐惧。
4、下腹部不适膀胱区胀痛或压迫感常见于耻骨上方,在膀胱充盈时加重,排尿后可能暂时缓解。体检可发现膀胱区压痛,但无反跳痛。这种不适与膀胱壁充血水肿有关,需与盆腔炎、卵巢疾病等引起的疼痛区分。
5、血尿约30%患者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液可呈洗肉水样或淡红色。血尿源于膀胱黏膜毛细血管破裂,通常为全程血尿。若血尿伴随血块或持续不缓解,需警惕结石、肿瘤等并发症。
急性膀胱炎患者应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会阴部清洁不当。可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性交后及时排尿。饮食需忌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蔓越莓制品。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腰痛,提示可能进展为肾盂肾炎,须立即就医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
急性膀胱炎发作期间不建议同房。急性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黏膜急性炎症,同房可能加重尿路刺激症状或导致病原体传播。
急性膀胱炎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血尿或下腹坠胀感。同房过程中生殖器摩擦可能进一步刺激尿道黏膜,加重排尿不适。性活动还可能导致细菌逆行进入膀胱,延长炎症恢复时间。部分女性患者同房后可能出现症状反复或感染扩散,甚至诱发肾盂肾炎。
若伴侣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同房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用避孕套虽能降低传播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对膀胱的机械刺激。部分患者在同房后出现症状加重,需要延长抗生素治疗周期。特殊情况下如合并发热或腰痛,同房可能诱发菌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在完成抗生素治疗且症状完全消失后再恢复同房。治疗期间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菌药物,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辅助治疗。如出现发热或腰痛需及时复查尿常规,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