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患者出现发热可能由肿瘤热、感染、药物反应、深静脉血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退热药物、肿瘤治疗调整、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
1. 肿瘤热:肿瘤组织坏死释放致热原导致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需加强水分补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同时需持续监测肿瘤治疗进展。
2. 合并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寒战高热。需完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或亚胺培南等抗生素,配合痰液引流。
3. 药物反应:靶向治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引起药物热。需暂停可疑药物,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更换为帕博利珠单抗等替代治疗方案。
4. 血栓形成:肿瘤高凝状态可能导致肺栓塞,出现弛张热伴胸痛。需进行D-二聚体检测和CTPA检查,确诊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抗凝,必要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
建议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口腔清洁,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72小时以上需立即返院复查血常规及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