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节、情志调护等方式改善症状。失眠可能与气血不足、肝郁化火、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热扰神等因素有关。
1、中药调理针对气血不足型失眠可选用归脾汤加减黄芪、当归等补益气血;肝郁化火型可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栀子、黄芩清肝泻火;心脾两虚者适合服用天王补心丹;阴虚火旺推荐黄连阿胶汤;痰热扰神可用温胆汤。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处方,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常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等安神要穴,配合申脉、照海调节阴阳。心肾不交型加用心俞、肾俞;肝阳上亢型配太冲、行间。可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法,或配合电针、耳穴压豆等辅助治疗,10-15次为1疗程。
3、推拿按摩以头部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疏通经络,配合按揉太阳穴、风池穴缓解紧张。腹部顺时针摩腹可健脾和胃,捏脊疗法能调节脏腑功能。每日睡前可自行按压内关、神门穴各3分钟,配合热水泡脚效果更佳。
4、饮食调节心脾两虚者宜食龙眼肉、红枣小米粥;阴虚火旺推荐百合银耳羹;肝郁型可饮用玫瑰花茶。避免晚间摄入浓茶、咖啡,晚餐不过饱。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食同源食材可配伍粳米煮粥,具有养心安神功效。
5、情志调护通过五音疗法中的徵调音乐疏解焦虑,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导引术调和气血。建立规律作息,睡前1小时避免情绪激动。严重情志不畅者可配合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如思胜恐、喜胜忧等情绪调节方法。
失眠患者应保持卧室安静黑暗,避免午睡过长。晚餐后适度散步,睡前2小时停止高强度脑力活动。长期失眠或伴随心悸、头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到中医内科或针灸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记录睡眠日记有助于医师调整方案,忌擅自更改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