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后缩可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模型分析、功能测试等方式确诊。诊断通常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或正畸医生完成,需结合多维度数据判断骨骼与软组织异常程度。
1、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评估面部比例,观察下颌骨位置与颏部形态,检查咬合关系异常程度,如下唇外翻、前牙深覆盖等特征性表现。
2、影像学评估:拍摄头颅侧位X光片或CBCT三维重建,测量SNA角、SNB角等骨性指标,量化下颌骨发育不足程度,排除颞下颌关节病变等继发因素。
3、模型分析:制取牙颌模型进行牙弓宽度测量,分析上下颌牙列匹配度,评估牙齿代偿性倾斜对咬合功能的影响,为制定矫正方案提供依据。
4、功能测试:进行气道通畅度检查、咀嚼效率测试及语音评估,判断下颌后缩是否伴随呼吸障碍或功能障碍,明确治疗优先级。
确诊后应根据病因选择干预方案,生长发育期患者可尝试功能矫治器,成人患者可能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日常需注意避免口呼吸等加重畸形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