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病通常需要治疗,不建议自行忽略。真菌感染可能由皮肤癣菌、念珠菌、曲霉菌等病原体引起,常见于皮肤、指甲、黏膜等部位,若不及时干预可能扩散或引发继发感染。
真菌感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瘙痒、脱屑或红斑,此时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如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溶液等可有效控制。部分浅表感染在免疫力正常的人群中可能暂时不进展,但病原体仍可能潜伏繁殖。足癣患者若不治疗,可能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如蜂窝织炎。口腔念珠菌病可能影响进食,阴道念珠菌感染易反复发作。免疫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真菌感染更易扩散至深层组织甚至血液。
少数表浅且局限的真菌感染在免疫力较强时可能自愈,如部分体癣患者通过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可缓解症状。但指甲真菌感染几乎无法自愈,可能持续数年并传染其他指甲。肺部或系统性真菌感染如曲霉病必须医疗干预,否则可能危及生命。真菌感染的复发概率较高,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建议出现疑似真菌感染症状时尽早就医,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避免共用毛巾或鞋袜。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透气衣物,控制血糖可辅助预防复发。免疫缺陷患者需定期筛查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