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可能增加子宫感染风险,感染概率与破膜时间、孕妇免疫力、产前检查频率、细菌定植情况等因素相关。
1、破膜时间破膜超过24小时未分娩时,细菌上行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需通过胎心监护和血常规监测感染迹象,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孕妇免疫力妊娠期糖尿病或贫血等基础疾病会削弱免疫功能,可能诱发绒毛膜羊膜炎,表现为发热和子宫压痛,需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治疗。
3、产前检查未规范产检者可能漏诊阴道炎等感染灶,细菌可能经宫颈侵入宫腔,建议每2小时监测体温和胎心变化,及时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
4、细菌定植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破膜后可能发生严重宫内感染,需在破膜后立即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预防性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胎膜早破孕妇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或腹痛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周和感染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