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感染概率与破膜时间、孕妇免疫力、产前检查频率、细菌定植情况等因素相关。
1、破膜时间:破膜时间超过24小时未分娩时,上行感染风险显著升高,需密切监测体温及炎症指标,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孕妇免疫力:妊娠期免疫功能调整可能削弱防御能力,合并贫血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更易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建议加强营养支持。
3、产前检查:未规范产检者可能遗漏B族链球菌筛查等关键项目,导致病原体定植未被发现,破膜后应紧急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
4、细菌定植:会阴部原有致病菌可能经破裂胎膜侵入宫腔,表现为发热、宫底压痛等感染征象,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类抗生素。
确诊胎膜早破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采取臀高位卧床,记录羊水性状变化,出现发热或腹痛需立即就医处理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