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赘生物切除通常采用门诊手术完成,主要方式有电切术、冷刀锥切术、激光切除术、环形电切术、宫腔镜下切除术等。宫颈赘生物多为宫颈息肉或宫颈纳氏囊肿,需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1、电切术高频电刀通过电极产生热能切除赘生物,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病变。术中出血量少,创面可同时电凝止血。术后可能出现轻微下腹坠胀感,两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该方法对宫颈组织损伤较小,复发概率较低。
2、冷刀锥切术使用手术刀进行锥形切除,适用于可疑癌前病变的较大赘生物。切除范围包含病变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标本需送病理检查。术后需纱布压迫止血24小时,存在宫颈管粘连风险,生育期女性慎用。
3、激光切除术二氧化碳激光气化赘生物组织,精度高且出血少。特别适合位于宫颈管深处的病灶,术后恢复快但设备要求较高。治疗时可能产生焦糊气味,需配合排烟设备使用。激光对周围健康组织热损伤较小。
4、环形电切术LEEP术采用带电金属环切除病变,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术中可获取完整病理标本,适用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术后宫颈创面会结痂脱落,可能出现淡黄色分泌物持续2-3周。
5、宫腔镜下切除术对于宫颈管上段或宫腔内赘生物,需联合宫腔镜定位切除。通过膨宫介质暴露手术视野,可同步处理合并的子宫内膜病变。该方法需要麻醉配合,存在子宫穿孔等并发症风险。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出血。建议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两个月内禁止游泳和阴道冲洗。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促进创面愈合,多食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术后一周需复查了解创面恢复情况,若出现发热或大量出血应及时返院。病理结果异常者需进一步接受宫颈锥切或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