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可通过间歇导尿、膀胱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神经源性膀胱通常由中枢神经损伤、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尿道括约肌失调、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1、间歇导尿通过规律排空膀胱降低感染风险,需配合饮水计划,每日导尿4-6次,导尿前需清洁会阴部。适用于逼尿肌活动低下患者。
2、膀胱训练制定定时排尿计划,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2-4小时,配合盆底肌锻炼。训练需持续8-12周,能改善膀胱感觉过敏症状。
3、药物治疗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可抑制膀胱过度活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改善排尿困难,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4、手术治疗膀胱扩大术适用于低顺应性膀胱,骶神经调节术治疗顽固性尿失禁。术后需长期随访膀胱功能,可能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
建议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避免咖啡因饮料,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出现发热或血尿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