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早期电除颤的原因主要有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电除颤是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关键措施,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1、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脏电活动导致无法有效泵血。电除颤通过电流使心肌细胞同步除极,帮助恢复窦性心律。治疗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配合肾上腺素、胺碘酮等药物。
2、室性心动过速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输出量急剧下降,电除颤可终止异常心律。这种情况常伴随胸痛、意识丧失,需使用利多卡因或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辅助治疗。
3、心肌缺血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发的心肌缺血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除颤同时需处理原发病因,如使用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电解质紊乱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会干扰心脏电生理活动,纠正电解质失衡是辅助治疗重点。除颤前后需监测并补充钾、镁等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
心脏骤停抢救中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约10%,建议公众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