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梅毒传染可通过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个人物品、规范医疗操作、及时治疗感染者等方式实现。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1、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合格避孕套可降低性接触传播风险,避免多性伴或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
2、个人物品隔离不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纹身、穿刺等操作需使用一次性器械,医疗机构需严格消毒器械。
3、医疗防护医务人员接触患者体液需戴手套,孕妇产前需常规筛查梅毒,感染者用过的医疗器械需高压灭菌处理。
4、阻断母婴感染妊娠期梅毒患者需接受青霉素治疗,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预防性治疗,母乳喂养前需确认母亲无乳房梅毒病灶。
梅毒感染者应完成全程青霉素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定期复查血清滴度至转阴,密切接触者需同步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