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疹是二期梅毒的典型皮肤表现,主要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常见形态包括玫瑰疹、斑丘疹、脓疱疹等,多分布于躯干、手掌及足底。
1、玫瑰疹表现为淡红色圆形斑疹,直径约数毫米,无痛痒感,可能与梅毒螺旋体血行播散有关。需通过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
2、斑丘疹呈铜红色隆起性皮疹,表面可有鳞屑,常伴随全身淋巴结肿大。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多西环素进行驱梅治疗。
3、脓疱疹较少见的脓疱性皮损,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提示病情进展。需排除合并HIV感染可能,治疗需延长青霉素疗程。
4、扁平湿疣好发于肛周、外阴的扁平湿润丘疹,传染性强,与局部螺旋体增殖有关。除系统治疗外,需加强局部清洁护理。
梅毒疹患者应避免性生活直至治愈,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