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回声结节不一定是癌症的表现,可能与良性病变或恶性肿瘤有关。
低回声结节在超声检查中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由乳腺增生、甲状腺囊肿、肝脏血管瘤等良性病变引起。这类结节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生长速度较慢,可通过定期复查监测变化。部分炎性病灶如淋巴结炎或脂肪坏死也可能表现为低回声,伴随红肿热痛等局部症状。对于这类结节,医生可能建议3-6个月复查超声,必要时结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少数情况下低回声结节确实与恶性肿瘤相关,如乳腺癌、甲状腺癌或肝癌。这类结节往往具有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血流丰富等特征,可能伴随体重下降、持续疼痛等症状。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仅能提供参考。若发现结节短期内快速增大或出现钙化点,需高度警惕恶变可能。
发现低回声结节应避免自行判断,及时携带检查报告至普外科或肿瘤科就诊,根据医嘱选择观察或进一步检查。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对结节部位进行按压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