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需注意生活方式干预、代谢指标监测、药物辅助治疗及定期随访,主要措施包括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异常和避免肝毒性物质。
1、控制体重通过饮食调整和运动减轻体重是核心治疗手段,建议将BMI控制在24以下,减重速度以每周0.5-1公斤为宜,过快减重可能加重肝脏炎症。
2、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发病机制,可通过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改善,同时需配合低升糖指数饮食和抗阻运动。
3、调节血脂异常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考虑使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调脂药物,但需注意他汀类药物在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时慎用。
4、避免肝毒性物质严格戒酒,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具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机溶剂等化学毒物,减少肝脏二次损伤风险。
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血糖、血脂及肝脏超声,合并纤维化患者需定期评估肝硬度,必要时进行肝活检明确病理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