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贪杯可能引发胃肠不适、肝脏损伤、心血管风险增加、意外伤害概率上升以及情绪行为失控等问题。过量饮酒会对身体多个系统造成短期或长期危害,需特别注意饮酒安全。
1、胃肠刺激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或消化道出血。高浓度酒精会抑制胃肠蠕动,引发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长期酗酒可能诱发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春节连续饮酒会加重这些病变。
2、肝脏负担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出现肝区隐痛、乏力等症状。长期饮酒可能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春节期间频繁饮酒会加速肝损伤进程。饮酒时混合多种酒类可能加重肝脏解毒负担。
3、心脑血管风险酒精会引起血管扩张后收缩,导致血压波动增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原有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不适,严重时诱发脑出血或心肌梗死。饮酒后寒冷环境外出更易引发血管痉挛。
4、意外伤害酒精会降低人体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增加跌倒、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概率。酒后判断力下降可能导致打架斗殴等危险行为,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时醉酒会大幅增加烧伤炸伤风险。
5、精神行为异常过量酒精摄入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初期表现为兴奋多语,后期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行为失控。部分人群会出现情绪激动、攻击性增强等表现,影响家庭和睦。长期酗酒可能诱发或加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春节期间建议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纯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饮酒前适量进食富含优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避免空腹饮酒。不同种类酒类不要混饮,饮酒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出现严重醉酒症状如意识障碍、持续呕吐时需及时就医,避免仰卧以防窒息。慢性病患者、孕妇及青少年应严格禁酒,服药期间需特别注意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