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饮食需遵循低糖、低脂、高膳食纤维、优质蛋白均衡摄入的原则,主要有控制总热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合理分配三餐、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要点。
1、控制总热量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肥胖者需适当减少摄入。主食选择糙米、燕麦等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每餐主食量控制在50-100克。避免高糖糕点、含糖饮料等隐形热量来源,用代糖食品需谨慎评估安全性。
2、低升糖指数食物优先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西蓝花、苹果、豆类等。烹饪时保留食物完整形态,避免过度加工。土豆、南瓜等高淀粉蔬菜需计入主食量,与绿叶蔬菜搭配食用可延缓血糖上升。
3、三餐分配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早中晚三餐按3:4:3比例分配热量,两餐间可加餐无糖酸奶或坚果。避免晚餐过晚进食,睡前2小时不宜用餐。合并夜间低血糖者可遵医嘱安排睡前加餐。
4、限制饱和脂肪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克以内,选用橄榄油、茶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内脏、肥肉摄入,去皮禽肉和鱼类每周3-4次。警惕油炸食品、奶油制品中的反式脂肪酸。
5、补充微量营养素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瘦肉、鸡蛋,补充铬元素丰富的蘑菇、全麦食品。深色蔬菜每日300-500克,血糖稳定期可适量进食低糖水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制剂。
糖尿病患者需长期坚持饮食管理,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建议配备厨房秤和食物成分表,记录每日饮食情况。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合并肾病者需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增加营养师随访频率。出现持续高血糖或体重异常波动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