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的药物治疗抑郁通常是有效的,能够帮助改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抗抑郁药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类型,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发挥作用,常见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这类药物起效相对较快,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轻中度抑郁患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同时调节两种神经递质,代表药物有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对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患者效果较好。三环类抗抑郁药如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等,虽然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通常作为二线选择。
使用抗抑郁药物需要足够疗程才能显效,一般需要持续用药数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多数会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逐渐减轻。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症状变化调整用药方案。抑郁症状完全缓解后仍需维持治疗一段时间,过早停药可能导致复发。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规律运动、社会支持等综合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
抑郁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家属需给予充分理解和陪伴,鼓励患者坚持治疗。若出现自杀念头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所有用药变化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