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发作期一般不建议喝豆浆,症状缓解后可少量饮用。豆浆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并加重腹胀,但富含植物蛋白和营养素。
急性胃炎发作时胃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消化功能明显减弱。豆浆含有大豆蛋白和低聚糖,需要较多胃酸参与分解,可能引发反酸、嗳气等不适。其中的膳食纤维和抗营养因子可能机械性摩擦受损胃壁,延长黏膜修复时间。部分患者饮用后会出现肠鸣、腹泻等乳糖不耐受样反应,这与大豆中的棉子糖家族寡糖有关。
当腹痛、呕吐等症状缓解后,可尝试饮用经过充分煮沸的稀释豆浆。煮沸能破坏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减少对胃肠刺激。建议选择去渣滤清的豆浆,避免粗纤维加重负担。初期每次饮用不超过100毫升,观察是否出现腹胀或疼痛加重。可搭配馒头等碱性食物中和胃酸,避免空腹饮用。
急性胃炎患者应优先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待病情稳定2-3天后再逐步尝试豆浆。若饮用后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尼替丁胶囊等药物保护胃黏膜。恢复期每日豆浆摄入量不宜超过200毫升,注意监测排便情况和腹部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