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脑炎通常可以治好,治疗效果与脑炎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病毒性脑炎多数预后良好,细菌性脑炎需及时抗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需免疫调节干预。主要治疗方法有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对症支持治疗等。
1、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多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引起,常见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轻症患者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后多可痊愈。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癫痫发作,需联合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控制。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后遗症。
2、细菌性脑炎细菌性脑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起病急骤且进展迅速。治疗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辅助呼吸支持。及时治疗者多数可康复,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积水、听力损伤等并发症。
3、自身免疫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与抗NMDAR抗体等相关,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等。一线治疗采用甲泼尼龙冲击联合丙种球蛋白,难治性病例需使用利妥昔单抗。多数患儿经免疫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少数需长期康复训练改善认知功能。
4、结核性脑炎结核性脑炎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午后低热、脑膜刺激征。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通常持续12个月以上。早期规范治疗者预后较好,晚期可能出现脑梗死、脑积水等后遗症。
5、隐球菌性脑炎隐球菌性脑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表现为慢性头痛、视力模糊。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后期改用氟康唑维持。及时抗真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但部分患儿遗留认知功能障碍。
脑炎患儿康复期需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恢复阶段可进行认知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家长应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观察有无癫痫复发迹象。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嗜睡、抽搐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复查。
病毒性脑炎一般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他人。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呼吸道飞沫或密切体液接触传播,普通社交活动如共用餐具、握手等不会导致传染。但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提高警惕,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
少数由高传染性病毒如麻疹病毒、狂犬病毒等引发的脑炎具有较强传染性,需严格隔离防护。这类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或动物咬伤传播,接触患者血液、唾液等体液时存在感染风险。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虫媒病毒性脑炎虽不人传人,但需防蚊灭蚊阻断传播链。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家属接触分泌物后需及时消毒。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