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银耳可通过充分加热、避免长时间浸泡、选择新鲜无霉变原料、控制食用量等方式防止中毒。鲜银耳可能因米酵菌酸污染、储存不当、加工不彻底、个体差异等原因引发中毒。
1、充分加热:鲜银耳需煮沸15分钟以上破坏米酵菌酸毒素,建议采用炖煮或蒸制方式彻底加热,避免凉拌或短时焯水。
2、避免浸泡:长时间浸泡会导致细菌繁殖产生毒素,清洗后应立即烹制,室温浸泡不超过2小时,冷藏不超过4小时。
3、原料选择:选择色泽洁白、无褐色斑点、无异味的鲜银耳,变质银耳会产生大量米酵菌酸,即使高温加热仍可能中毒。
4、控制食量:单次食用鲜银耳不超过50克干品量,儿童及消化功能弱者应减半,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立即就医。
建议购买正规渠道的干银耳更安全,出现头晕乏力等中毒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可将鲜银耳预处理后分装冷冻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