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肌腱损伤最难处理的部位通常是手指Ⅱ区(无人区),该区域肌腱走行复杂、血供差、术后易粘连,其他常见处理难点包括Ⅰ区(远端止点区)、Ⅲ区(手掌区)和Ⅴ区(前臂区)。
1、Ⅱ区(无人区):位于指浅屈肌腱分叉处至中节指骨中部,因肌腱鞘管狭窄、滑车系统密集,修复后易发生粘连和活动受限,需显微外科技术精细操作。
2、Ⅰ区(远端止点区):涉及末节指骨肌腱止点重建,术后易出现锤状指畸形,需采用锚钉或抽出式缝合等特殊固定技术。
3、Ⅲ区(手掌区):肌腱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多,修复后易发生肌腱错位或弓弦畸形,需配合滑车重建术。
4、Ⅴ区(前臂区):多条肌腱并行排列,损伤后易混淆匹配错误,需术中精确识别并采用多束缝合技术。
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早期在支具保护下进行被动活动训练,避免过度负荷导致再断裂,定期复查评估肌腱滑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