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皮肤缺损伴出血可能由外伤、凝血异常、局部感染、血管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压迫止血、清创消毒、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
1. 外伤:锐器切割或摩擦导致皮肤全层缺损,立即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10分钟,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 凝血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延长出血时间,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片或维生素K1注射液。
3. 局部感染:创面红肿渗液提示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疼痛加剧,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联合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
4. 血管损伤:小动脉破裂会导致喷射状出血,需结扎或电凝止血,缺损较大时需行游离皮片移植术或皮瓣修复术。
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每日更换敷料,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若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