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频繁食用高温食物可能增加食道癌风险。食道黏膜耐受温度约为40-50℃,超过65℃的饮食可能造成黏膜损伤,反复刺激可能诱发异常增生。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超过65℃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高温食物通过直接烫伤食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长期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增殖加速可能增加基因突变概率。动物实验显示,高温水灌胃可诱发大鼠食道鳞状上皮增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偏好烫食地区如中国潮汕的食道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部分特殊情况下高温食物风险较低。当食物体积较小且快速通过食道时,如热茶小口啜饮,黏膜接触高温时间较短。某些食物如火锅涮肉片,虽然汤底温度高,但食材入口前经空气冷却。遗传因素也影响个体对热损伤的敏感度,部分人群黏膜修复能力较强。
建议将食物放置至60℃以下食用,可用嘴唇测试温度。日常注意均衡膳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水果,帮助维护黏膜健康。出现吞咽不适或胸骨后疼痛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戒烟限酒、控制腌制食品摄入同样有助于降低食道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