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拔牙一般需要5-30分钟,具体时间与牙齿位置、复杂程度、患者配合度等因素有关。
拔除前牙或松动乳牙通常耗时较短,约5-10分钟即可完成。这类牙齿牙根较直且周围骨质较薄,操作相对简单。拔除上颌前磨牙或下颌切牙可能需要10-15分钟,这类牙齿牙根形态较规则,但需注意邻牙保护。拔除阻生智齿或严重龋坏磨牙通常需要15-30分钟,这类情况常伴随骨阻力或需分牙操作。多根牙或弯曲根管牙齿的拔除时间可能接近30分钟,需谨慎处理避免断根。局部麻醉起效时间约3-5分钟,包含在总操作时间内。使用微创拔牙器械可缩短复杂牙齿的拔除时间。术后止血观察通常需额外10-15分钟,但不计入实际拔牙操作时长。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防止血凝块脱落。可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用患侧咀嚼。术后48小时可开始轻柔含漱生理盐水。若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超过3天,应及时复诊。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创口感染风险。吸烟患者建议戒烟至少72小时以促进伤口愈合。
拔牙后疼痛难忍可通过冷敷、药物镇痛、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和充分休息等方式缓解。拔牙后疼痛通常由创伤反应、感染、干槽症、神经刺激或个体敏感度差异等原因引起。
冷敷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建议在拔牙后24小时内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侧面部,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洛索洛芬钠片可遵医嘱使用,需注意避免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口腔清洁应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含漱,避免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接触创口,之后可用软毛牙刷清洁非手术区。饮食需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鸡蛋羹,避免辛辣刺激、过热或需咀嚼的食物。保持头部抬高姿势休息有助于减轻局部充血,避免剧烈运动或弯腰动作。
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剧烈跳痛等症状,可能提示干槽症或感染,需立即复诊处理。干槽症需由医生清创并放置碘仿纱条,感染则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甲硝唑片治疗。术后避免吸烟饮酒,勿用吸管饮水以防负压破坏血凝块。恢复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促进愈合,但须与镇痛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