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可能引起肠炎,但概率较低。灌肠相关肠炎通常与操作不当、肠道菌群失衡、基础疾病、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操作不当灌肠器具消毒不彻底或手法粗暴可能损伤肠黏膜,增加感染风险。治疗需停用灌肠并口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等药物。
2、菌群失衡频繁灌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导致条件致病菌增殖。可通过停用灌肠并补充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等微生态制剂调节。
3、基础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灌肠易诱发炎症活动。需治疗原发病,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4、过敏反应对灌肠液成分过敏可能导致过敏性肠炎。应立即停用并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进行灌肠前应评估适应症,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灌肠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