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退烧可能引起肠道刺激、电解质紊乱、药物过敏反应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副作用。该方法通常用于无法口服药物的特殊情况,需严格遵医嘱操作。
1、肠道刺激灌肠液直接接触肠黏膜可能导致腹痛、腹泻或肛门不适。建议家长观察孩子排便情况,出现异常需停止操作并清洁肛门。
2、电解质紊乱频繁灌肠可能破坏肠道水分吸收功能,导致钠钾等电解质失衡。表现为乏力或心律不齐,需及时检测血液电解质水平。
3、过敏反应对灌肠药物成分过敏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地塞米松、氨基比林等药物需皮试后使用,备好肾上腺素注射液应急。
4、菌群失调灌肠可能改变肠道pH值和微生态环境,引发腹胀或消化不良。可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调节,避免长期使用该方法。
儿童发热建议优先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持续高热或伴随惊厥需立即就医。灌肠退烧仅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不宜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