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血小板减少可通过营养补充、药物治疗、病因控制及输血支持等方式改善,常见原因包括脾功能亢进、骨髓抑制、维生素缺乏及凝血功能障碍。
1、营养补充增加富含优质蛋白、铁及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生成。避免粗糙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或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免疫性血小板破坏。禁止自行服用抗凝药物。
3、病因干预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脾功能亢进,需通过介入栓塞或手术减轻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同时积极控制肝炎病毒复制等原发病。
4、输血支持当血小板低于30×10⁹/L或伴有活动性出血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紧急提升血小板水平,输血后需监测有无发热等输血反应。
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剧烈运动和磕碰,出现牙龈出血或皮肤瘀斑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饮食宜少量多餐,保证充足热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