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血小板减少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病因控制及输血支持等方式改善,常见原因包括脾功能亢进、营养不良、骨髓抑制及凝血功能障碍。
1、饮食调整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鸡蛋,促进血小板生成;避免粗糙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建议采用软烂易消化的烹饪方式。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严重出血时可短期应用氨甲环酸等止血剂,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3、病因控制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脾亢,考虑部分脾栓塞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酒精性肝病需严格戒酒,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
4、输血支持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或活动性出血时需输注浓缩血小板,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异常,输血后需监测有无发热等反应。
日常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