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晨僵、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和关节变形。
1、关节疼痛:早期表现为活动后隐痛,上下楼梯或下蹲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夜间也会发作。疼痛多位于膝关节内侧或髌骨周围,寒冷潮湿天气易加重。
2、晨僵:早晨起床或久坐后出现关节僵硬感,通常持续15-30分钟,活动后逐渐减轻。这与关节滑液黏稠度增高及软骨代谢异常有关,是炎症反应的典型表现。
3、活动受限:膝关节屈伸范围逐渐缩小,难以完成下蹲、跪坐等动作。严重时可能出现关节交锁现象,即活动时突然卡住,需调整姿势才能继续活动。这与骨赘形成和半月板损伤相关。
4、关节肿胀:膝关节周围可能出现软组织肿胀,触摸时有紧绷感。急性期可见关节腔积液,导致膝盖呈球形膨隆。长期肿胀可能引发滑膜增生,形成 Baker 囊肿。
5、关节变形:晚期可见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表现为"O"型腿或"X"型腿。这是由于软骨磨损不均导致力线改变,伴随骨赘形成和韧带松弛,最终造成不可逆的结构改变。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爬山、爬楼梯等加重关节磨损的活动;冬季做好膝关节保暖;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皮,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急性发作期可局部热敷缓解症状,但出现持续疼痛或明显变形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关节腔注射或手术治疗。
膝盖上长了个凸起的硬疙瘩可能与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或骨软骨瘤有关。
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的囊性肿物,表面光滑且质地较硬,通常无痛感但可能继发感染。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触诊柔软但有完整包膜,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骨软骨瘤属于良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长骨干骺端,X线可见带蒂的骨性突起。上述病变均需通过超声或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必要时行病理活检。
日常应避免反复摩擦或挤压肿块,观察其大小、质地变化及是否伴随红肿热痛。若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影响关节功能或出现疼痛,须及时至骨科或皮肤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