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扁桃体正常形态呈卵圆形,表面光滑,颜色粉红,无充血肿胀或渗出物,大小与年龄匹配且对称分布于咽部两侧。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在儿童期生理性增生属于常见现象,但需与病理性肿大鉴别。
1、大小与对称性正常儿童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范围,1-3岁幼儿扁桃体可能轻微突出于腭咽弓,6-7岁达到生理性增生高峰,青春期后逐渐萎缩。两侧扁桃体应对称发育,若单侧明显增大需警惕肿瘤或脓肿可能。
2、表面特征健康扁桃体表面可见10-20个隐窝开口,无白色分泌物或溃疡。隐窝内可有少量乳白色生理性分泌物,但不应有黄白色脓栓或膜状物覆盖。反复发炎会导致隐窝扩大形成瘢痕。
3、色泽与质地正常呈均匀粉红色,无网状充血或出血点。触诊质地柔软有弹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急性炎症时呈鲜红色伴水肿,慢性炎症则呈暗红色且质地变硬。
4、伴随症状生理性扁桃体增生不会引起吞咽困难、呼吸障碍或持续口臭。若伴随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睡眠打鼾等症状,需考虑化脓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等病理状态。
5、发育变化新生儿期扁桃体尚未完全发育,2岁后免疫刺激促使淋巴组织增生,学龄期达最大体积。部分儿童存在先天性扁桃体肥大,但无反复感染史者无须特殊处理。
日常需观察孩子有无吞咽不适、夜间张口呼吸等异常表现,保持口腔清洁可减少隐窝细菌滋生。避免过度检查扁桃体以免诱发咽反射,若发现单侧肿大、表面溃疡或持续增大超过腭咽弓,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评估。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增强黏膜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