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质肉芽肿病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皮下脂质肉芽肿病可能与外伤、代谢异常或局部炎症反应有关,通常表现为皮下无痛性结节、皮肤发红或轻度压痛等症状。对于局限性病变,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曲安奈德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或口服羟氯喹片调节免疫反应。若合并感染需联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物理治疗可选择超声药物透入或红外线照射促进吸收。对于体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病灶,可能需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需加压包扎防止血肿形成。
患者应避免病变部位摩擦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复查监测病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