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人体活动的主要部位是骨骼系统与肌肉系统。骨骼提供力学支撑和保护内脏,肌肉通过收缩产生运动动力,两者协同完成日常活动。核心支撑结构包括脊柱、骨盆、下肢骨骼及核心肌群。
1、脊柱:
脊柱由33块椎骨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部分,具有支撑躯干、保护脊髓和缓冲震荡的功能。正常生理曲度可分散压力,椎间盘结构能吸收运动冲击。脊柱稳定性依赖周围韧带和深层肌肉群维持。
2、骨盆:
骨盆由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连接脊柱与下肢,是人体重心所在区域。其环形结构可承受上半身重量并传递至下肢,分娩时耻骨联合具有可扩张性。骨盆底肌群对维持内脏位置和控尿功能起关键作用。
3、下肢骨骼:
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坚硬的骨骼,与胫骨、腓骨共同构成力学支柱。膝关节的半月板结构能缓冲跳跃冲击,足弓通过弹性变形分散行走压力。跟骨承受约60%体重负荷,骨骼排列形成高效杠杆系统。
4、核心肌群:
腹直肌、腹横肌与竖脊肌等深层肌肉构成动力链核心,通过等长收缩维持躯干稳定。多裂肌控制椎间关节微动,膈肌参与呼吸与腹压调节。核心肌力不足易引发代偿性动作损伤。
5、关节与韧带:
髋关节的球窝结构实现多向运动,膝关节交叉韧带限制过度位移。踝关节距骨榫卯设计适应地形变化,关节囊滑液减少摩擦损耗。韧带胶原纤维的弹性模量决定关节稳定性阈值。
保持骨骼肌肉系统健康需均衡摄入钙质与优质蛋白,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负重运动如快走或深蹲。游泳可减轻关节负荷,普拉提能增强核心肌群协调性。避免久坐姿势,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睡眠时选择适中硬度床垫维持脊柱生理曲度。中老年人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运动前做好动态拉伸准备。
电焊作业可能对人体造成眼部损伤、皮肤灼伤、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统影响及听力损伤。电焊产生的强光、高温、金属烟尘和噪声是主要危害源,长期接触可导致职业性疾病。
1、眼部损伤电焊弧光中的紫外线可引发电光性眼炎,表现为眼睑红肿、畏光流泪,严重时角膜上皮脱落。即使佩戴普通护目镜,侧漏光线仍可能刺激结膜。长期暴露可能增加白内障风险,需使用专业焊接面屏防护。
2、皮肤灼伤飞溅的焊渣可造成皮肤二度烧伤,紫外线辐射会导致暴露部位红斑脱皮。部分焊工对镍、铬等金属成分产生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瘙痒性皮疹。防护服破损时,红外线辐射可能加速皮肤老化。
3、呼吸系统损害焊接烟尘含锰、镉等重金属颗粒,长期吸入可致金属烟热,出现发热寒战。氧化铁颗粒沉积肺部可能引发尘肺,不锈钢焊接产生的六价铬化合物被确认为致癌物。作业时应配备强制排风系统。
4、神经系统影响锰烟尘通过血脑屏障后损害基底神经节,早期出现嗜睡、情绪波动,晚期可能发展为帕金森样震颤。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头痛昏迷,密闭空间作业时需监测气体浓度。
5、听力损伤等离子弧焊噪声可达100分贝以上,相当于电锯作业音量。持续暴露会造成高频听力丧失,伴随耳鸣眩晕。脉冲噪声还可能引发应激性血压升高,需配合降噪耳塞使用。
电焊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重点检查肺功能、血锰含量及听力阈值。作业时须穿戴隔热手套、焊接面罩、防尘口罩三重防护,工作服宜选用阻燃材质。饮食上多摄入含硒食物如巴西坚果,帮助重金属代谢,补充维生素A保护呼吸道黏膜。连续作业不超过2小时,工作后及时清洗暴露部位,避免烟尘经手部接触污染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