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咽喉炎主要表现为咽痛、发热、声音嘶哑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小儿咽喉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用嗓过度、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小儿咽喉炎最常见的原因,多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患儿可能出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咳嗽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小儿咽扁颗粒、开喉剑喷雾剂等缓解症状。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恢复。
2、细菌感染细菌性咽喉炎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表现为高热、咽痛剧烈、颈部淋巴结肿大。需进行咽拭子检查确诊,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引发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
3、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儿童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出现咽喉黏膜水肿、瘙痒等症状。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抗过敏药物。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引起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4、用嗓过度长时间哭闹、大声喊叫可能导致声带充血水肿,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干痛。这种情况无须药物治疗,建议让声带休息,多喝温水,可用生理盐水雾化缓解症状。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避免持续用嗓,防止症状加重。
5、环境刺激干燥空气、二手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可能刺激儿童娇嫩的咽喉黏膜,引起咽干、咳嗽等症状。改善室内湿度至50%-60%,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有助于缓解症状。症状持续不缓解需考虑其他病因。
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饮食以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每日通风2-3次。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及体温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拒食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