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消化内科

肠胃炎症状和治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黄玉红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急性肠胃炎怎么缓解

急性肠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急性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病初期应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尝试少量饮用温盐水或米汤。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过渡到低脂低渣饮食,如白粥、烂面条、蒸苹果泥等。避免食用乳制品、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粗纤维蔬菜水果,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口服5-10毫升补液盐溶液,24小时内累计补液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或自制糖盐水。若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3、热敷腹部

将热水袋温度控制在40-45℃,用毛巾包裹后放置于脐周区域,每次热敷15-20分钟。热敷能缓解肠痉挛引起的绞痛,但禁用于疑似阑尾炎或肠梗阻患者。热敷期间需密切观察腹痛性质变化,若疼痛加剧或出现板状腹应立即停止。

4、使用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道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可抑制肠道分泌。细菌性肠炎需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或头孢克肟分散片。切忌自行服用止泻药,尤其伴发热或血便时可能加重病情。

5、及时就医

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便血、意识模糊、尿量显著减少或高热不退时,需急诊处理。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出现腹泻伴精神萎靡,可能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应尽快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及电解质检测。

恢复期应保持饮食清淡2-3周,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嫩豆腐。每日补充含锌制剂可加速肠黏膜修复。注意餐具消毒,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需彻底洗手。三个月内避免生冷食物,定期复查粪便常规以排除慢性感染可能。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恢复胃肠蠕动功能。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高血压 肝损伤 跟腱断裂 急性喉炎 肋骨骨折 神经衰弱 肝棘球蚴病 鼻神经胶质瘤 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硬膜下血肿

医药资讯 更多